中国税务报 | 坚持创新,做“艰难但正确的事”


本文转载于《中国税务报》的媒体报道。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备受关注。
集新药研发、药品生产、流通销售及国际贸易于一体的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获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质量标杆”企业。近日,记者跟随中国行业报协会组织的采访团走进悦康药业。
药品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但药品研发创新是药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采访中,悦康药业集团董事长于伟仕表示:“光靠产品价格、规模优势,企业也能活下去,但发展难以持久。在创新研发上下更大的功夫,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产品,悦康药业一直在坚持做‘艰难但正确的事’。”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悦康药业每年投入10%左右的总营业收入进行新药研发,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36亿元,占营收比重达10.38%;去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超过3.5亿元。目前,悦康药业已建立从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注册申报到商业化的全链条研发体系,打造了核酸药物靶点发现平台、多肽药物开发平台、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开发平台、全流程AI药物研发平台等十一大核心技术平台,多次入选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
于伟仕介绍,公司的固定研发团队超过500人,并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多个创新体系,构建了全方位的产学研融合机制。截至目前,悦康药业在研的国家一类新药项目20余项,其中三款一类中药创新药的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受理。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42项,其中国家级重大专项22项,已获得授权专利300余项,并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税收支持让企业投入创新的意愿更强、动力更足。”于伟仕告诉记者,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近年来公司及时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税费支持政策,公司研发创新的资金基础更加稳固。
截至目前,悦康药业已有4款创新药产品在海外成功获批临床试验;70多个品规的制剂、药用原料、辅料、中间体等产品,成功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悦康药业展厅,“胸怀家国 担当作为”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在我看来,如果研发创新体现的是企业的‘担当作为’,那么合规经营、诚信纳税展现的就是企业‘胸怀家国’的精神。”于伟仕说。
于伟仕认为,一家企业想要长远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必须兼顾起来,比如抓药品质量、抓诚信经营,这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诚信、勤奋、责任、创新’是悦康药业的核心价值观,这些年,我们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始终秉持‘药品质量只有一百分,九十九分等于零’的质量理念,坚持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每年积极依法纳税数亿元,这也是我们赢得消费者信赖的关键。”他说。
在合规经营方面,悦康药业财务副总监冯洁介绍,公司始终践行诚信理念,按照三级管理架构体系对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组织、监督与管理。“我们通过制定专门的税务管理制度,从机制、流程、权限等方面全方位规范纳税申报、税务沟通及税务风险控制,确保诚信纳税、合规经营。”她说。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悦康药业不断完善现有的税务管理系统,借助线上平台实现部门数据共享,统一税务管理流程,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我们通过数电发票系统建立发票数据池,实现发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提升了财务工作效率和风险管控水平。”冯洁说。
谈到对税务部门的希望和建议,冯洁表示,希望在研发业务模式、转让定价方面,加强对企业的税收辅导,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
本报记者 徐沙浓
公司简介
悦康药业集团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北京,集新药研发、药品生产和流通销售于一体,于2020年12月24日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集团以“产品、产能、产业链”为核心,在北京组建了集团药物研究院,并以安徽、河南医药原料基地为基础,在北京、广州、合肥建立制剂生产基地。集团现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医药工业研发十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质量标杆”企业、国家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企业“绿色工厂”、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等,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